![](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kawa5851/1415714340-1455101622.jpg)
一輛有34名乘客的遊覽車,加上司機共36人,從陽明山準備下山,在行經永公路和仰德大道口時,失控翻覆墜落100公尺山谷,警消人員已在現場救援;目前有31人已被救出,傳出多名乘客,生命跡象不明顯,已確定有9人死亡,根據名單應有36名司機、乘客,疑似有部份乘客下落不明;傷者分送多家醫院,榮總、新光、馬偕、三總、陽明醫院。
去年12月8日,我在部落格發表了一篇「預知殺人紀事」,講的是「台南梅嶺車禍」,對照日昨草山遊覽車翻覆意外,真是讓人難過又生氣。
「預知殺人紀事」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kawa5851/article?mid=-2&prev=5218&l=a&fid=1
草山遊覽車事故,一般說法是煞車失靈,正如過去媒體一直加強報導的車齡問題,記者一邊喋喋不休地對著鏡頭不知所云,一邊控訴著車齡多老多老的車子,彷彿他們已經確定,這就是造成死傷慘重的主因。
但是身為一個從事汽車買賣20餘年的從業人員,對於這種車禍意外的觀察,我阿川長期以來一直關注的,不是性能與車齡,而是車身結構強度的問題。這些自國外名大廠引進的遊覽車底盤,經過國內的巧手改裝後,變成華麗的大客車,但是從沒有人關心她的車體是否符合國外的撞擊標準,一旦發生事故(尤其是翻入山谷)往往會讓車體和底盤完全分解,乘客的下場可想而知。
現在你終於知道,為何一輛超豪華的camry價格竟比不上一輛vw golf,換個想法,如果是camry把她一些花俏的配備費用,移轉到車體剛性上,消費者因此看不到皮椅和DVD,應該會很嫌惡。但是我認為,車子是移動的工具,危險隨時會發生,不是你要不要小心的問題,像是遊覽車翻車意外,不就波及了旁邊的小客車?
經過上次的遊覽車意外,國內交通法規只是應付性質地要求業者在車體上標示車齡,但是沒有更積極的作為,因為遊覽車業者與監理法規之間盤根錯結的因果關係,使得當局無法有效改善這個「政策殺人」的議題。試想一下,如果有哪一個勇敢的交通首長敢要求落實遊覽車必須完成比照國際的撞擊測試或是不得使用拼裝車,業者要不就拉白布條抗議,或是去燒炭算了。
人命是無價的,政府可以花大錢補助跨國企業工讀生的打工時薪,難道不能編預算補助遊覽車業者?交通部不可再無視這類問題的嚴重性,否則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又要看到這類令人鼻酸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