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輛中古車的里程數,攸關她下任車主「何時出現」?

如果我們買一輛中古車,里程數是必要的考量之一,但不代表里程數10萬公里和5萬公里在車況上有必然的差異,我的意思是說,我看過跑5萬公里的車內裝已經惡劣到不行,10萬公里的車卻宛如新車,這又要怎麼說呢?

我經常看日本的汽車雜誌,在今年7月號GERMAN CARS曾專題報導「BENZ MILEAGE MARATHON」,文中提及在地多位車主使用馳朋車挑戰高里程數的內容,專訪多位使用逾30萬甚至50萬公里的朋馳車主,似乎未來還要挑戰更大關卡,他們顯得信心十足。

在國內特殊的用車環境下,往往很多車主在觀念上還維持民國6、70年代的想法,認為一輛車用了五年,跑了5萬公里就該「報廢」了吧?在那個年頭,很多國產車的里程表是沒有10萬位的計程的,99999就破表歸零。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拜科技之賜,一輛國產車開個10年,在車主的用心照顧下,都能保持得完好,我們從過去監理站的5年車半年一驗,改成10年車才半年一驗即知,連動作慢半拍的政府部門,都能體察現在的國內整體的用車現況而有所調整,可是用車人的心態卻無法與時俱進,豈不怪哉?

一輛超美的BMW,里程數「僅」10萬公里,還沒看過車就被嫌得一蹋糊塗,難怪有些車主或中古車商被迫將車子調表,那麼有人把用過的中古車調表的車拿來賣,中古車商並不會因此拒收,可是有時卻要承擔調表的風險,被客人質疑,我覺得這有點冤,也算是個惡性循環。

所謂的惡性循環,是因為客人喜歡看里程數少的車,他們不現場看車,都在電話裡先問里程數,就把一些還不錯的車子給放棄了,我認為這非常可惜。然後許多車商在失敗的經驗中,汲取了「少跑萬歲」的真理,那種跑很多的車,不敢用高一點的價格來買,其結果是「天下人皆曰調表」,你買到的,難保不是調表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古馳上 的頭像
    古馳上

    古馳上KAWACAR

    古馳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