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MW 135i coupe:我是好車。(新入庫醫師一手車)

 

大陸湖南衛視的一個節目,叫「我是歌手」,這不必介紹了,繼媽媽嘴事件之後,TVBS新聞台再用強迫中獎方式「逼」大家看了幾天,已是家喻戶曉。幾家媒體起而傚尤,最誇張的是昨天《聯合報》竟以此賽結果當頭條。他們瘋此事的原因不明,但一開始很清楚,是電視台因為週六週日沒有新聞可報,本來報一些很鳥的社會罐頭新聞,後來演變成報大陸電視台的新聞,尤其讓人費解的是,新聞鏡頭有時會TAKE到一些觀眾,一「定鏡」就是好幾秒(可能觀眾與掌鏡者有關),大約是這樣。

 

優客李林之後,林志炫幾年沒有發片了?

 

他最具代表的作品叫「認錯」,算算20多年了,台灣大概不能發展,他卻在大陸紅翻了,原因是唱別人的歌。

 

龍應台昨天講話了,她說這有隱憂,話聽來說得保守,她說:「可看出台灣在華文世界的優勢是創意,但警訊是30年後,台灣是否仍具創意泉源?」現在她是文化部長,還兼具了過去新聞局長有責任「顧好藝人」的角色。那這些過去曾是大咖的歌手,不願在台灣坐困愁城,紛紛跑到對岸,怎麼辦?

 

想想,這是不是文化侵略的一種呢?

 

特別是,當我們的年輕人不用自己習以為常的流行用語,而以「了解大陸人的流行話」而沾沾自喜。

 

就形勢上來看,這彷彿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台灣的市場規模是這樣。當初有人以為,裕隆集團自創品牌「納智捷」一定會倒,但後來證明那是台灣窄化思維的推論,因為嚴凱泰看的是大中華的市場,若台澎金馬,恐怕是養不起納智捷的。

 

那這些討論,對我們汽車市場有什麼啟發呢?相較於新車,台灣的中古車市場還是非常暢旺,現在的問題是車行愈來愈多,消費者在選擇方向變廣的同時,反倒容易迷網了,因為所有擅於打廣告的業者,都用差不多的廣告術語來包裝自己,「軍公教原住民」不新鮮,「訂車送行車紀錄器、全車大包」也常見。但這都無聊,看久了,你就知道是騙人,只有這些騙人的業者自己看了爽,他們有些人喜歡自我催眠,時間一久,就真以為自己能做到這些辦不到的承諾。

 

總之,我認為要保持中古車買賣的優勢,已不是量或廣告的問題,而是「質」,最近簽約的BMW 520d就是實例,如果車子的本身質夠好,它就是搶手商品,因為「我是好車」,不必華麗的廣告,不須連哄帶騙的簽約。強勢商品就是成功的保證,問題只在於要如何得到這類好貨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古馳上 的頭像
    古馳上

    古馳上KAWACAR

    古馳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