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UDI ALLROAD 2.7,市場上算少見的特殊車種,新入庫車輛。

服務大小眼 蘋果對大陸道歉 台灣呢

【聯合晚報╱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2013.04.02 03:30 pm

蘋果重視中國市場,對於中國大陸媒體對蘋果iPhone保固維修不完善的指責,執行長提姆庫克 (Tim Cook)昨天首度道歉,並因此修改中國大陸的維修政策。中國市場可能是蘋果願意修改售後服務,重視消費者權益的主因,但同樣都是消費者,為何台灣的蘋果產品使用者,卻得受到二等民眾的待遇?台灣的消費者能不生氣嗎?台灣的政府能有何作為呢?

  蘋果之所以向中國市場道歉,起因來自於中國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大陸官方媒體自上個月起不斷報導蘋果態度傲慢,給予中國消費者的1年保固條件遠不如其他市場,抨擊蘋果售後服務中外有別,在中國宣稱「以換代修」、「整機換新」,但其實並無真正換新機。

說真的,這應是一個「死議題」,因為沒得談。何故?蘋果的智慧手機問世之後,百家爭鳴的結果,此一設計與創新,已被他廠「青出於籃」的手法給「師法」去了,比如現在隨便一支HTC或三星的中階手機,都比IPHONE的螢幕來得大,更別提蝴蝶機或NOTE了,什麼四核六核,還可以換電池插記憶卡。對台灣甚至全球市場而言,愛瘋熱潮早已不復當年;我實在很難想像,和現在出來的ONES4相比,誰還會對IPHONE 5S的發表有什麼新的期待?所以我才認為聯晚這則新聞的議題設定,沒有什麼好談的,蘋果並沒有什麼不可取代的超越性。

 舉例,台北某些衛生環境極差的餐廳,卻經常要排隊才吃得到,這是因為它有「獨家口味」的不可取代性,所以客人必須忍耐其他的不舒服。IPHONE沒有,真的。

 但聯晚新聞啟發了一個重點,就是市場規模的再討論,我覺得身為一個台灣人,我們離大陸這麼的近,不能不正視這樣的問題。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大陸的市場,大到很多台灣人是無法想像的。如果你知道單單一個富庶的上海市有多少人口,就不難明白這個意思。更別說其它如北京、南京或沿海重要城市了。

 除了抵制拒買,我們有什麼能力可以逆轉此事?或說,台灣抵制了,對蘋果的全球性市場通路的影響有多大?搞清楚了嗎?蘋果為什麼大小眼?這些問題釐清了,答案不問自明。

 一個人有骨氣,有意氣,這都是讓一個人自我提升的重要引力,這是好的;如果2300萬同胞能正視自己的優勢和限制因素,用最理智、穩健的處事態度來迎接全球化的經貿環境,這才是安全且自重的做法,至於要不要抵制什麼商品,根本不重要了,管他去死,老子不買便是。

 從手機的議題轉而看我們所處的中古汽車市場,我們由前述可知,其實中古車特別是量產的熱門車,實際上也有這樣的問題,它的不可取代性並不強,一輛日產CEFIRO,一條車行街可能有十個物件,差別只在價格和車況,所以說要搞得「奇貨可居」並不容易。但已停產很久的老歐洲車就不同了,它像房地產一樣,這樣的屋況和座向、地點都是別的物件沒有的,所以通常機會只有一個。

 希望這篇新聞和文章的分享,可以提供網友們一些新的發想,對於市場趨勢或兩岸關係,能發現不同的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古馳上 的頭像
    古馳上

    古馳上KAWACAR

    古馳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