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kawa5851/1415714983-2598623197.jpg)
買代步車也要重視細節,比如汽車隔熱紙,這輛代步車就貼了不錯的前擋,一輛幾萬元的車,如果貼隔熱紙就花快1萬,應該不太能接受。
隔熱紙技師 北市推訓用合一
2013-03-22 10:48 【中央社】
台北市勞動局職能發展學院今天表示,汽車隔熱紙技師缺工,將與業者合作推辦「訓用合一」,自即日起到4月3日 受理報名。職能發展學院表示,汽車隔熱紙是汽車市場重要性配件必需品,在台灣普及率高達95%以上,市場總產值超過新台幣20億元,就業市場前景可期。依勞動局數據,目前隔熱紙專業施工廠商總數(含車廠新車交車中心)達300家以上,隔熱紙施工從業人員雖達上千人,但消費意識抬頭,對品質的要求日益高漲,再加上隔熱紙施工專業人才養成不易,導致人力短缺情況越來越嚴重。
新聞和本文有關,但這和吳寶春想讀EMBA有什麼關係?這位國際級的麵包大師,沒有讀過大學,現在想念個碩士被台大拒絕,據說新加坡想收他,馬英九急著說「要把吳寶春留在台灣」,教育部就火速出了個「吳寶春條款」,為他訂作了一個可以入學的巧門。吳寶春則相當稱頭的表示感謝總統,並說想留在台灣念書。如果有機會,會選擇留在台灣,「不希望為我開特例」,希望藉由這次事件,專家共同討論之後,他願意用正常管道和程序考試。
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麵包大師的求知欲,令人敬佩。然而如果一個青年念完正常學制的大學22歲,再考研究所畢業,能否造就一個受到國家元首重視的國際級「職人」,大有疑問。換言之,我認為「學海無涯」絕無問題,然則社會上學歷掛帥的風氣,迫使人們必須想盡辦法去搞個文憑,當然我認為吳寶春絕不是這樣的想法,因為他已經不必如此了。本文只是希望藉由此一事件,凸顯「文憑不是萬能」的事實,我對台灣之光絕無不敬之意。
試想一下,如果企業鉅子郭台銘、音樂大師喜多郎現在「回頭」去讀大學?拿博士學位?再看看現在台灣賣雞排是博士?這是怎麼樣的教育資源分配?我們迷信學歷的結果,竟使得學位貶值,現在的大學生,素質普遍怎樣,社會自有公評。
再回到前面提的貼隔熱紙缺工的新聞,據TVBS的報導,這工作有5萬元月薪,比起之前報導的「大學生22K的悲涼」,顯見薪資是看工作的付出辛苦程度,而不是你的學歷。在餐館端個盤子需要大學學歷的青年來幹,像話嗎?
所以不要迷信學歷能給你什麼工作待遇的保障,那是教職才會出現的差異,你是老師教出來的,但老師說的,往往會有他們自己經驗上的偏差,信不得也。我們過去曾聽到一些老人求學不輟的故事,令人感動,但那經常是「讀國中」,顯少是為了讀大學,他們只是為了圓一個夢,不是為了區區文憑;這和「極少數」對父母不敬不孝卻在三流大學鬼混的酒囊飯袋,豈可同日而語?